7月20-26日,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巴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巴州農業農村局和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新疆農業質量協會聯合承辦的2025年自治區“農牧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還田技術模式的推廣與應用”高級研修班在庫爾勒市黨校舉辦。來自全疆14個地州市及兵團的50名農業農村領域技術骨干,在政策引領、技術賦能與田間實訓中,共繪農業綠色轉型新圖景。同時,各地州市及兵團的211名農技人員線上參加聽課。
本次高級研修班是落實“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的重點項目。在巴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巴州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與新疆農業質量協會充分發揮專家資源優勢、緊密協作,精心設置課程,精選授課專家和實訓點位,認真做好會務服務,確保了本次研修實際實用高效。
精準對接需求。培訓前,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新疆農業質量協會組織有關專家深度調研基層技術短板,圍繞畜禽糞污肥料化、秸稈還田、棉稈飼料化等9大核心技術問題設計課程。
鏈接頂尖智庫。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張旭東、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自治區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正高級農藝師湯明堯、自治區畜牧總站正高級畜牧師許棟、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玉蘭、新疆農科院微生物應用研究所副研究員代金平、自治區畜牧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副研究員楊玉霞等疆內外權威專家,為學員分別講授了《綠色種養技術創新與現代生態農業發展趨勢》《棉秸稈飼料化技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與模式探索》等課程。
打造沉浸課堂。組織學員赴尉犁縣、庫爾勒市標桿點位實訓,讓學員在羌都天保羊業智能糞污處理線、惠森生物“坤奇爾”肥料閉環車間等一線場景,觸摸“變廢為寶”的科技脈動。綠洲大洋公司秸稈飼料化生產線的“點草成金”,新疆維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果木菌-有機肥-林果”循環模式,讓學員們看到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前景。博湖縣學員才仁捧起一把梨枝轉化的有機肥感慨:“沒有異味,只有泥土香!這樣的技術老鄉才愿意用。”這正是本次高級研修班推動技術“看得見、摸得著、用得好”的初心。
結業典禮上,阿瓦提縣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寇麗君等12名學員被評為優秀學員。他們帶著“破題”計劃一致表示,把智能糞污處理和秸稈還田循環技術模式帶回去,攻關重金屬監測技術,讓秸稈利用率實現質的突破,助力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桑格林
新疆農業質量協會 阿哈焦·馬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