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印刷協會近期聯合區內多家骨干印刷企業與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研討中國特色學徒制校企合作。此次合作聚焦印刷行業人才供需矛盾,旨在搭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破解企業招工難與院校就業難的雙重困境,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新疆印刷產業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留得住、用得上、能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
供需錯位凸顯
新疆印刷協會在前期行業調研中發現,隨著印刷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企業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是既具備扎實理論功底,又能熟練操作智能印刷設備、掌握數字圖文處理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一才難求”。多家企業反映,普通工人難以滿足新技術應用需求,而高校畢業生雖有理論基礎,卻因缺乏實操經驗和行業適配性,導致招工難與就業難的結構性矛盾愈發突出。
當前,新疆印刷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推動包裝印刷需求持續增長,數字印刷、智能印后加工等新技術廣泛應用,但人才供給未能跟上產業發展步伐。企業招不到能用的人,學生找不到對口的崗,根源在于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脫節。此次合作的核心目的就是打通校企壁壘,通過中國特色學徒制模式,實現人才共育、資源共享、供需對接,讓企業得到適用人才,讓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助力新疆印刷產業突破人才瓶頸。
共謀培育新路
從高校層面看,夯實辦學基礎,對接產業需求育人才。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深耕職業教育多年,具備完善的辦學資質和深厚的行業積淀,始終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通過與協會、企業的深度合作,讓課程內容更貼近生產實際,讓學生能力更適配企業需求。
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學院開設印刷數字圖文技術、包裝策劃與設計、數字媒體應用技術等多個與印刷產業緊密相關的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學院以“崗課賽證”融通為核心,構建了以理論知識為基礎的課程體系,基礎課程涵蓋印刷原理、色彩管理、數字圖像處理等內容。當前,學院正積極規劃實操教學板塊,計劃通過與協會、企業合作彌補實訓資源短板,同時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與學歷教育的銜接籌備工作,力爭讓學生畢業時能更好對接崗位需求。
從企業層面看,新疆新華印務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日報社印務中心、新疆兵團印刷廠等企業均期待明確用工標準,盼“來之能戰”的技術人才。如今,企業的用工標準已從會操作向懂原理、能創新升級:一是需掌握數字印刷設備操作與維護,熟悉CTP制版、色彩校準等核心技術;二是要具備基礎的圖文設計與排版能力,能應對個性化印刷訂單需求;三是需了解綠色印刷標準,掌握環保油墨使用、廢棄物處理等工藝要求。企業更期待上手快、后勁足的人才,既要有高校的理論支撐,又要有企業實踐的經驗積累,希望通過校企合作,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真實生產場景,熟悉企業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
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
經過深入研討,新疆印刷協會、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及多家印刷企業達成共識,明確了多項具體合作舉措。
一方面,設立“新疆印刷協會冠名班”。以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印刷數字圖文技術專業2025級為試點,組建“新疆印刷協會冠名班”,面向全區招生50人,由協會全程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確保培養方向與行業需求高度契合。“冠名班”學生畢業后,經企業考核合格可直接入職,協會同步推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學歷教育銜接,為學生職業發展提供貫通支持。
另一方面,企業技術骨干進校園授課。協會組織區內印刷企業的資深技術工人、工程師擔任兼職教師,開設符合印刷企業實際情況的相關特色課程,將企業生產中的案例、技術標準融入課堂教學。同時,安排全周期實訓實習,企業提供階梯式實踐平臺,第一學年安排學生到企業認知實習,第二學年進入“校中廠”實訓基地開展模擬生產,第三學年頂崗實習,由企業導師一對一帶教,實習期間按標準發放補貼并購買保險。此外,還要共同建立印刷技術及材料實驗室,整合協會、企業的技術資源與高校的科研力量,聚焦數字印刷技術、綠色印刷材料等領域開展研究,既為教學提供實踐平臺,也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持。
責任編輯:蘇比努爾·吐爾地
新疆印刷協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