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18日,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2025年學術研討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來自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1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主辦,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新疆動物學會與《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編輯部協辦,旨在為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領域提供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共同探討學科前沿與未來發展。
開幕式由分會秘書長屈彥福教授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張亞平,新疆大學黨委書記代斌,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主任委員杜衛國,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李家堂以及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繆煒等嘉賓出席了本次大會。
代斌書記在致辭中代表新疆大學對參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新疆獨特的生物多樣性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源,并希望會議能有效促進學術合作與交流。杜衛國主任委員回顧了學會與新疆地區的深厚淵源。
張亞平院士作了題為《動物新復雜性狀形成的遺傳機制:來自家養動物的啟示》的大會報告,系統解析動物表型進化的遺傳基礎,為兩棲爬行動物適應演化研究提供新思路。繆煒研究員、東北林業大學楊仕隆教授和新疆大學李俊副教授分別就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龜類溫度依賴性性別決定機制和中國沙虎屬物種分布格局等方向作大會報告。
此次會議會期兩天,共安排4場大會報告、5場優秀青年學者報告,設立物種多樣性及分布格局、生理行為與生態學、保護與資源利用、進化發育與新技術4個專題分會場,進行84場分會報告。會議共接收摘要115篇,墻報15篇。
2026年學術研討會將在武漢召開,由華中師范大學承辦。閉幕式還頒發了首屆“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優秀青年工作者”獎,以及優秀研究生報告一、二等獎和優秀墻報獎。
本次會議的召開,將推動我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的創新與區域合作,強化多學科交叉融合,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中國方案。
責任編輯:曹琳哲
新疆動物學會 徐峰 李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