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新疆混凝土工程學會圍繞道路再生及混凝土病害修復技術與新疆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相關人員召開了專項研討會。新疆混凝土工程技術學會秘書長呂海波、長安大學姚運仕教授、新疆農業大學晉強主任、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區經理曾偉等企業、高校專家參會。
研討會上,姚運仕教授首先介紹了混凝土分布式就地冷再生新工藝,指出傳統工藝存在利用率低、舊料摻量低、附加值低的“三低”問題及標準不統一、材料難選、工藝不實用等缺點。新工藝通過“洗爆-攪拌-連接”設備分離,結合可控級配柔性銑刨、類鍵線連續式振動攪拌、同步增粘三大核心技術,實現“源層再生”。再生料品質高,成本較傳統工藝降低10%-20%,并分享湖北襄陽等多地工程案例,并闡明近期新疆也有相關項目進入應用階段。
隨后,曾偉介紹了混凝土病害修復技術,針對裂縫、鋼筋銹蝕等病害,提出銹轉化材料、遷移型阻銹材料等定制化方案,并分享烏魯木齊防撞墻修復等案例,強調了從新建階段融入防護技術,延長結構使用壽命的重要性。
參會人員還就混凝土相關技術參數、使用壽命、成本、施工環境適應性等提出了問題,在座專家逐一解答。會議最后提出推進試驗段建設、學會助力行業發展、探索長周期養護模式等建議,以期推動新疆公路養護向科學、智慧、綠色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蘇比努爾·吐爾地
新疆混凝土學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