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克拉瑪依市科協在新疆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報告廳和巖心庫開展“石油精神的傳承與實踐”主題科普活動。
本次活動是克拉瑪依市首個全國科普月系列活動之一,由市科協聯合新疆石油學會、新疆油田公司科技信息部聯合主辦,為來自市第六中學、第一中學、高級中學的100余名高中生舉辦石油科普講座,并組織參觀巖心庫重點實驗室。
本次活動特邀新疆油田公司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部長(經理)范大平講述題為《新疆石油工業發展歷史》的專題講座,范大平處長憑借深厚的歷史積淀和生動的語言,從克拉瑪依石油工業的早期起步、油田的發現歷程、工業發展脈絡,以及新時代大力弘揚新疆油田精神等四個方面,系統講述了新疆油田70年來的輝煌發展歷程。通過珍貴的歷史影像和真實案例,他帶領同學們穿越70年時空隧道,深切感受三代石油人用青春與熱血書寫的奮斗篇章,生動展現了新疆油田“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石油精神。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前往新疆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巖心庫進行參觀。巖心庫的專家為同學們詳細講解了巖心的采集過程、科學研究價值及其在油氣勘探開發中的關鍵作用。工程師手持巖心樣本,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復雜的地質知識:“大家看,這塊灰白色頁巖,細密的層理結構說明它形成于穩定的淺海環境,而這里黑色的有機質富集層,很可能就是潛在的生油層。”通過實地觀察與講解,同學們直觀地了解了地下數千米深處地層的礦物成分、巖性特征及其形成環境。

來自第六中學的高二學生趙宸睿表示:“這次活動讓我對家鄉的石油工業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以前只知道克拉瑪依是油城,卻不清楚背后有這么多感人的故事和幾代石油人的默默付出。聽了科普講座、親眼看到巖心,讓我真正體會到石油的重要與科技的力量。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明年爭取考上石油大學,為石油工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9月全國科普月將聯合駐市央企、園區、地方企業等開展企業聯合科普行動,通過石油專家科普講座、開放重點實驗室、石油主題科普研學等形式,推動科學精神與石油精神深度融合,為油城克拉瑪依培養更多的科技后備人才。
責任編輯:曹琳哲
克拉瑪依市科協 成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