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科技館積極響應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千館并進 筑基科素"聯合行動號召,于8月29日晚開展“星河同夢 科普之夜”活動,近400名各族青少年通過科學實驗、互動挑戰與協作探究,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科技魅力,共筑科學素養與民族團結的雙重紐帶。

科學實驗開場:震撼與驚奇并存
科技館前門大院化作"科學魔法秀場"。在科普輔導老師的引導下,大象牙膏實驗噴涌出巨型彩色泡沫,液氮與開水的劇烈反應引發"云霧爆炸",酒精反沖火箭的騰飛更讓現場驚呼連連。實驗不僅展示了物理與化學的神奇力量,更通過直觀的互動點燃了觀眾的好奇心。參與者紛紛感嘆:“原來科學離生活這么近!”
四大主題區打卡:探索、挑戰與成長
在隨后的自由打卡環節中,參與者根據地圖線索,在科技館及院內完成四類科學任務,集齊印章即可兌換精美獎品。

在自然探索區,參與者化身“昆蟲大偵探”,根據昆蟲特征卡片尋找散落的昆蟲模型,復原“科普小鎮”生態鏈。通過觀察與邏輯匹配,孩子們不僅認識了螳螂、枯葉蝶等物種,更理解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在飛行挑戰區,青少年親手設計紙飛機,從起點投擲至降落區域。張瓊老師引導參與者調整翼型與重心,在反復試飛中領悟空氣動力學原理。

戶外技能區則是戶外愛好者的“聚集地”,孩子們學習繩結知識,完成“漁人結”“八字結”等實用繩法,通過動手實踐,不僅掌握了戶外生存技能,更體會到科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物理奇趣區中,參與者根據大屏幕電路圖,用電源、燈泡與導線搭建閉合回路。趣味問答與動手操作結合,讓導體、絕緣體等抽象概念變得觸手可及。
活動結束后,很多家長表示這樣的活動特別好,又有趣又能學到科學知識,孩子們既能感受科學精神,又能培養協作意識。
責任編輯:帕孜來提·吐魯洪
烏魯木齊市科技館 李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