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普母親”效能提升培訓班在庫爾勒舉辦。
本次培訓班課程體系兼具深度與實操性,內容設置多元全面。一方面,開設《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專題解讀、科普活動策劃組織、科普視頻制作入門及實踐等課程,聚焦“科普母親”專業(yè)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專門設置《讓“科普母親”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踐行者》教學模塊,并同步安排座談交流、科普作品展示互評等環(huán)節(jié),全方位幫助學員補齊能力短板、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巴州科協(xié)表示,一是深化思想認識,把握時代使命,以高度責任感投身基層科普工作,帶動群眾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二是充分發(fā)揮“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優(yōu)勢,實現(xiàn)“培訓一人、帶動一戶、影響一村”,持續(xù)鞏固民族團結紐帶。三是珍惜學習機會,著力提升服務能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本領,成長為基層科普工作的中堅力量。
“科普母親”培訓既是新疆科協(xié)特色科普品牌項目,也是巴州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實踐。始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提升婦女科學素質為核心,依托“一個母親帶動一個家庭、多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輻射效應,推動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提升,使科學精神成為凝聚各民族共識的“共同語言”。
自2024年12月以來,巴州已累計培育1.3萬名基層婦女骨干,為織密基層科普網絡奠定堅實基礎。此次效能提升培訓班并非簡單延續(xù)以往工作,而是在前期基礎上聚焦成效鞏固與問題破解——通過優(yōu)化課程體系、強化實操訓練、深化成果轉化,進一步提升培訓質量,助力“科普母親”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生力軍”,推動構建“母親帶家庭、家庭帶社區(qū)、社區(qū)帶社會”的科普工作新模式,切實實現(xiàn)科學普及從“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的突破。
責任編輯:曹琳哲
巴州科協(xié) 趙新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