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新和縣渭干鄉全面開展“今冬明春”大培訓,授課教師、草根宣講員、宣傳骨干等深入各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培訓高效種養殖技術,并就安全生產、動物疫病防治、就業等關乎群眾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科學知識進行普及,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參訓群眾說道:“培訓辦得特別好,課間休息期間有知識競賽活動,還有獎品,我們在培訓中學到了很多新知識、新技能,是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了今天的好日...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科協干部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近日,塔城地區科協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集中觀看了紅色主旋律電影《跨過鴨綠江》。《跨過鴨綠江》以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的視角,再現了71年前的硝煙烽火和可愛可敬的革命先烈,呈現出革命先烈為贏得這場艱苦卓絕、震撼人心的偉大戰爭的最后勝利所做的犧牲和努力,展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用生命捍衛和平正義、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
入冬以來,新和縣從提升農民群眾科學素質入手,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宣傳、培訓,在全縣掀起了“科技之冬”活動熱潮。新和縣在“科技之冬”活動中,結合當前全縣工作部署和廣大基層群眾的需求,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提高農民養殖、種植技能,倡導健康文明生活作為今冬明春“科技之冬”培訓的主要內容,全縣各有關部門結合行業實際組織專業人員深入城鄉廣泛開展宣傳培訓。為了讓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民心,宣...
1月9日,在經過激烈角逐后,為期五天的巴州鄉村科普館講解員培訓班暨講解員大賽圓滿收官。參加本次培訓和比賽的選手由各縣(市)科協選拔推送,他們中既有在崗的科普館講解員,也有來自田間地頭的鄉土人才、科普帶頭人和科技致富帶頭人。巴州科協邀請來自新疆科技館的專業老師和州黨校的培訓老師為學員們專題授課,并下到基層鄉村科普館進行實地演練。經過學習和演練,大家的講解員基本技能得到提升,禮儀儀容更加規范。鄉村科...
三九嚴寒使得青河第一年引進的湖羊越冬進入關鍵期,為進一步促進全縣規模湖羊養殖健康穩步發展,提升規模湖羊飼養管理及疫病防控水平,1月9日,青河縣湖羊專班組織專家再次深入阿熱勒鄉舉辦湖羊養殖技術培訓,基層畜牧推廣人員、規模養羊戶共計39人參加了培訓。培訓中,湖羊技術專家杜曼針對規模湖羊養殖飼養管理、棚圈控溫、飼料加拌、通風透氣及疫病防治技術要點作了詳細傳授,并對如何提高規模養羊場的生產成績、養殖效益和...
近年來,塔城地區科協以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為目標,以培養青少年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為重點,堅持將科學普及和素質教育相結合,積極開展科普知識培訓、穩定壯大青少年科技輔導員隊伍、組織舉辦各類青少年科技賽事活動、加強科普陣地建設,多措并舉促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提興趣,舉辦科普宣傳進校園活動。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科普宣傳欄、班級黑板報、網絡等宣傳媒介,大力宣傳科學知識。邀請科普專家、科...
自2021年12月13日,自治區科協2022年“科技之冬”活動動員會召開后,塔城地區科協迅速行動,組織10余名地區科普專家,針對農牧民增收致富急需的實用技術,深入塔城市、額敏縣、托里縣、裕民縣,開展“科技之冬”大培訓。截至目前,已開展培訓36場次,發放各類科普宣傳品、科普宣傳資料13000余冊,受訓農牧民達4800余人次。培訓之前,地區科協征求各縣(市)培訓需求,針對托里縣、裕民縣急需畜牧養殖方面的實際需求,組織6名畜...
庫車市以今冬明春冬閑為契機,組織全市干部群眾,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發展什么、培訓什么、分層分類、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冬季全民大培訓,達到以學育人、以學塑人、以業穩人、以業安人的積極效果。科級領導帶頭學習。以科級領導為主要培訓對象,先學一步,深學一步,采取市委領導講政策、黨校教師講理論、雙語教師講雙語、紅色影片強黨性等形式,聚焦黨性修養、疫情防控、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安全生產等重點內容,通過...
就業是民生之本,做好就業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庫車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以“科技之冬”大培訓為契機,聚焦聚力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基本素質和就業技能,助推城鄉勞動者穩定就業、高質量就業。在玉奇吾斯塘鄉就業培訓教室里,幾十名村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拜什格然木村村民阿依古麗·阿不都熱依木一直想去外面打工,這次培訓她學習的非常認真。在廚師培訓班上,來自玉奇吾斯塘...
近日,庫車市舉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基層骨干宣講員培訓活動。通過開展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教育、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和自治區黨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培訓,引導全市各族群眾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增強貫徹執行黨的民族理論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黨的理論深入到基層最后一公里。培訓會上,來自庫車市委宣傳部的授課老師及部分優秀宣講員代表用通俗易...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